访问人数:

吉林特色文化基地建设

当前位置> 基地建设 > 吉林特色文化基地建设

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基地

来源:本站

2012-12-19 04:18:52
打印
浏览:11445次
本站文章禁止转载,需要转载请联系本站!!!

 

 

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基地

 

一、成立以来的进展

长春师范学院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2007年通过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评审,经过五年建设,中心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为加强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凝练学术研究特色,整合研究力量,在原有东北亚研究所、萨满文化研究所和东北文献研究所之外,又先后成立满族文化研究所和国外历史文献译介研究所。

中心所属历史学科是吉林省重点学科。现有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12年中心组织成员参加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申报工作,所提交的东北民族与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项目通过终审,有望在2013年招收博士研究生。

中心现有正式科研编制1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人,讲师(助理研究员)3人。学术队伍中,10人取得博士学位,8人取得硕士学位。吉林省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吉林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4人、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专家3人,12人被聘为硕士生指导教师。

中心现有办公面积3000余平方米,拥有总值近200万元的现代化办公设备,藏书3万余册,创办学术期刊《东北亚研究论丛》、《萨满文化研究》、《中国满学》。建有历史文化展览馆,馆藏文物500余件。

经过多年积累,长春师范学院在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领域馆藏文献居全国首位。拥有全套《朝鲜王朝实录》、《燕行录》、《皇华集》、《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韩国文集丛刊》、《备边司誊录》、《承政院日记》、《东国舆地志》、《大东地志》、《东国舆地胜览》、《经国大典》、《高丽史》等朝鲜汉文古籍。明清档案有《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满文原档》、《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等,还有《中国方志丛书》、《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中国地方志集成》(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大型文献资料汇编,拥有全套《盛京时报》、《申报》、《伪满洲国史料》等民国时期期刊、报纸。自建高句丽历史研究论文数据库、渤海国历史研究论文数据库、中朝韩关系史研究论文数据库、中俄关系史研究论文数据库、满学研究论文数据库、中国东北历史民族研究论文数据库六个可供全文检索的数据库。

中心建立以来,特别重视资料信息的建设。新购主要图书《边疆史地文献初编》110册、《边疆民族地区旧刊》30册、《边疆民族资料初编》11册、《珲春副都统衙门档》235册、《满文原档》10册、《旧满洲档》10册、《清史馆未刊纪志表传稿本专辑——本纪》22册等。搜集文史类电子图书三万八千余册,编写《东北民族史论文汇编》,已有初稿58万字,收集论文条目一万六千余条。建设《满学研究专家数据库》,目前已有条目百余条。完成《萨满文化论著索引》。

二、学术成果

近五年来,中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文化部项目6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4项;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16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35项。出版《萨满文化研究丛书》、《萨满文化论丛》、《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和《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丛书》等多套系列丛书。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6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63篇被CSSCI收录。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各级科研奖23项,申报并获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

三、学术活动

近五年来,中心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密切加强了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往与协作。中心先后举办了“萨满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秦汉史第十一届研究会年会暨东北民族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东北民族问题学术研讨会”、“东北民族与疆域学术研讨会”、“长白山与满族文化研讨会暨第二届满族文化研究机构联席会议”、“东北论坛——东亚视野下的东北边疆研究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

中心人员参加了“卒本时期的高句丽史研究学术研讨会”(韩国济州道)、“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台湾)、“满族历代社会与宗教研讨会”(英国伦敦)、“国际萨满研究学会第十次国际会议”(波兰华沙)、“纪念VladimirBasilov国际会议”(俄罗斯莫斯科)、“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学术专题会议”、“辽金史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黑龙江伊玛堪国际学术研讨会”、“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学术研讨会”、“2011年高句丽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满族文学研讨会”、“中国满族民间文学说部学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第二届萨满高峰论坛”、“东北民俗文化的当代形态及其传承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

中心邀请日本鸟取大学副校长永山正男教授、韩国江原发展研究院院长金政镐教授、日本东京大东大学寺村政男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马大正研究员和厉声研究员、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周天游教授、武汉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麻天祥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纳日碧力戈教授等中外学者来学校讲学。中心还举办了青年论坛和博士沙龙系列活动。

四、社会反响

基地自成立以来,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建设服务,将萨满文化研究、东北民族民俗研究、东北民族艺术研究与东北民俗旅游业、餐饮业、民俗工艺品的开发及其他民俗文化开发产业紧密结合,开拓出学术研究与民俗产业相结合的新途径。为长春萨满欢乐谷、伊通牧情谷旅游风情园、伊通博物馆、吉林亚东集团等教学科研基地提供学术支持与技术咨询;承担了长春市冬博会非物质文化项目展览“探秘乌拉文化圈”中的“满族语言文字”、“满族关氏家族祭祖习俗”、“满族石氏家族萨满神话”、“满族石氏家族祭祖习俗”、“满族赵氏家族祭祖习俗”、“满族杨氏家族祭祖习俗”等六项专题展板文案、设计、制作工作;协助省委宣传部、省电视台拍摄了《长白山》系列新闻影片《生生不息》(第五集);致力于满族语言文字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先后在辽宁本溪、桓仁建立满语文教学基地。

五、今后工作设想

1.将基地建成学术研究中心

坚持加强理论研究,突出地域特色,产生学术精品,提高科研成果创新水平的原则,深入开展学术研究,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为争取申报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创造条件。

2.将基地建设成专门人才培养中心

培养高素质的学术骨干,培养萨满文化、东北民族史等方面的专门人才。通过系统开设专业课和吸收学生参加课题组,培养硕士研究生;通过组织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中青年学者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培养学术骨干;通过组织重大课题的研究,培养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争取尽快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研究队伍,使之成为全国相同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库和人才培训基地。

3.将基地建设成本专业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中心

积极参与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交流与学术合作;充分发挥中国东北历史文献信息中心和《东北亚研究论丛》、《萨满学文化研究》、《中国满学》三个基地创办刊物的作用,筹建中心学术网站;进一步加强中心资料室的建设,力争在5年内建成拥有藏书8万册的专业图书资料室。

4.将基地建成咨询服务中心

充分发挥中国东北历史文献信息中心参考咨询的职能,为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供查找复印资料、参考咨询等服务;萨满研究所和满族研究所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科研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解决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等途径,将萨满文化、满族文化研究成果与民俗旅游业紧密结合,开拓出学术研究与民俗产业相结合的新途径。

5.建设历史文化博物馆

在历史文物室、萨满文物室和满族文物室的基础上建设长春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博物馆,通过调拨、收购等方式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使之成为学校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教学科研基地。

(长春师范学院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基地)